一个堪称人类战争史上绝无仅有的神奇案例
17173 新闻导语
一个堪称人类战争史上绝无仅有的神奇案例
鱼雷一直就是一种高技术兵器,其技术难度往往还要超越同时代的反舰导弹。一枚好鱼雷绝对不仅仅是装上动力装置和战斗部就行了,还有一项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可靠性。这种可靠性,往往来源于优秀的设计能力和出色的工业实力。然后到应用层面,就是良好的维护能力和使用技能。
英阿马岛战争中,英国核潜艇光彩夺目,击沉了阿根廷的“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巡洋舰。阿根廷潜艇则显得黯然失色。然而,并非阿根廷潜艇不努力,实在是鱼雷太不给力。阿军潜艇曾在战争期间向英国军舰发射多枚鱼雷,却无一爆炸。更为可怕的事实是阿军先进的209型潜艇在战争结束时都并不具备有效使用鱼雷的能力。这充分说明了鱼雷在维护和使用上确实难度不小。
然而阿根廷并不孤独,就在2003年,中国台湾海军在“汉光19”演习中演练潜艇实射鱼雷,结果德制SUT重型鱼雷发射后不久即告失踪,并最终自行漂流到海边才被发现。数天后,中国台湾海军又演练试射美制MK-46Mod5型的训练鱼雷,失踪事件再次上演。
众所周知,线导鱼雷和声导鱼雷都是德国在二战期间首先发明的。德国在鱼雷技术领域还是相当有实力的。更何况,德国鱼雷还是赫赫有名的“狼群战术”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即便如此,德国鱼雷在二战中仍然遭遇了相当严重的麻烦。原本装备于德国鱼雷上的磁性引信被迫长期停用。定深装置也一度困扰了德国人。甚至于德国研发的声自导鱼雷如果以潜艇尾部的发射管发射还会出现攻击本艇的尴尬情况。
二战期间,美国MK14鱼雷的哑弹率竟一度高达70%,并且创造了一个堪称人类战争史上绝无仅有的神奇案例。美国“黑鲹鱼”号潜艇在攻击日本一艘万吨油轮的过程中打出了15枚鱼雷,却并未击沉该船。有资料显示,这15枚鱼雷至少取得了12枚命中,命中率不低于80%。然而,命中的鱼雷仅仅爆炸了2枚,哑弹率超过83%。任何一名艇长面对这种情况恐怕都要“爆炸”。所以就有人说,美国的MK14最大的可靠性就在于它能保证不炸。这也算是一个“逆天的隐藏属性”吧。
随着军事科技的发展,鱼雷的复杂性也日益提升。虽然各国在设计鱼雷的过程中也考虑到了可靠性,但技战术指标的竞争决定了这只是一个折衷。对于很多国家来说,生产乃至使用先进鱼雷仍然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
05-28鲜衣怒马
-
05-26器宇轩昂
-
05-24魔王巢穴
-
05-23WCR夏季赛
-
05-23神农渡世
-
05-23小满
-
05-23丝绸之路
-
05-21混合星域
-
05-2089级版本
-
05-19剑音长鸣
-
05-17征伐测试
-
05-17惠风楼
-
05-17乾坤21服
-
05-16梨花初雨
-
05-16年中数字服
-
05-16悠悠凉州彻
-
05-14中吕内测
-
05-13全新版本
-
05-11轻剑快马
-
05-09三春晖
-
05-08百鸟朝凤
-
05-07开拓者先行礼
-
05-06烟雨江南
-
05-04传奇一号
-
05-02青丘古城
-
04-30九天福地
-
05-15南风暖资料片5.5
-
05-01欢乐聚资料片5.7
-
04-30清溪资料片5
-
04-15鸿鹄资料片5
-
04-01纷飞资料片5.1
-
03-31九间资料片5.1
-
03-15剑影资料片5
-
03-01沧海吟资料片5
-
02-28护苍生资料片5.6
-
02-15从龙功资料片5.6
-
02-01长生殿资料片5.2
-
01-31金蛇舞资料片4.8
-
01-15如破竹资料片5.5
-
01-01贺新年资料片5.7
-
12-31雪人季资料片5
-
12-15闯三国资料片5
-
12-01小王子资料片5.1
-
11-30帝王路资料片5.1
-
11-15烈焰山资料片5
-
11-01西行路资料片5
-
10-31闯四方资料片5.6
-
10-15傲群雄资料片5.6
-
10-01迎国庆资料片5.2
-
09-30造神话资料片4.8
-
09-15荆棘路资料片5.5
-
09-01逐梦令资料片5.7
0/200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