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是第一个吃原子弹的,吃无人机炸弹的!

2022-03-02 15:38:59 神评论

17173 新闻导语

其实要提到“无人飞行器”的概念,可以追溯到南北战争时期,当时的南北军都使用了无人气球作为载具,绑上炸弹向对方的弹药库等目标进行轰炸。不过这类“无人飞行器”难以操控,只能向大致方位放飞之后,采用定时或者地面射击引爆的方式达成攻击目的。

每当提起军用无人机,“捕食者”、“全球鹰”这些名字肯定就会跃然脑海之中。这类无人飞行器在新世纪的数字化战争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但是鲜为人知的是,无人机早在二战时期就已经参加了实战,并且取得了战果。

其实要提到“无人飞行器”的概念,可以追溯到南北战争时期,当时的南北军都使用了无人气球作为载具,绑上炸弹向对方的弹药库等目标进行轰炸。不过这类“无人飞行器”难以操控,只能向大致方位放飞之后,采用定时或者地面射击引爆的方式达成攻击目的。

在1912年时,斯佩里父子发明了陀螺仪这一令世界航空技术产生质变的仪器,并且劳伦斯·斯佩里还进行了一次异常大胆的飞行——他驾驶一架水上飞机起飞之后,躺在座舱地板上,让飞机偏离预定航向,然后观察陀螺仪如何让飞机回到原定的航线上并且抵达目的地。当时目睹了这一壮举的人们纷纷惊呼“天上有一架飞机,里面没有飞行员!”

小斯佩里用他大胆的行为向全世界证明了陀螺仪的性能和价值,美国海军很快就装备了这种能自动保持飞行器稳定的仪器。并且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斯佩里家族又开发出了多种功能不同的陀螺仪来保证复杂情况下飞机的稳定。而嗅觉敏锐的美国海军此时意识到,如果只靠仪器就能保持飞行器的稳定飞行,那么无人驾驶飞机也就成为了可能。

因此在1916年末,美国海军邀请斯佩里陀螺仪公司开发一种可以“自动飞行”的鱼雷,经过多次尝试,斯佩里公司于1918年3月6日完成了这一在当时堪称“黑科技”的发明,这枚“自动飞行鱼雷”的结构非常简单,就是在鱼雷上安装一台小型航空引擎和相关的飞行部件,放飞之后它就可以按照预定的航向飞行大约1000码,然后鱼雷入水命中目标。

同时得益于当时斯佩里父子与柯蒂斯公司的合作关系,在为美国海军开发了无人鱼雷之后,柯蒂斯公司将这套无人控制系统搬到了自己的N-9型飞机上,成功试飞了当时第一种“无人机”。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虽然飞机在一战时期大放异彩,但是航空力量在间战期却并没有迅速发展为海军主力,有关无人机的研究更是陷入了停滞状态。不过所幸的是随着陆军航空力量的迅猛发展,无人靶机的开发为无人机技术的进步保留了火种。1938年时,美国海军在N2C-2型无人靶机的基础上再一次开始研究新时代的无人机。

虽然距离上一次研究无人机仅仅过去了不到20年,但是科技的迅猛进步使得无人机可以参考的技术已经远远不止一个陀螺仪那么简单。随着电视、无线电等等新发明的出现和普及,美国海军对于无人机的认知也越来越天马行空,他们开始研究一种可以由地面或者母机操控,能进行相对复杂的机动和对地攻击的“突击飞行器”。

美国海军对于“突击飞行器”的早期试验思路很简单,他们首先将一些现有的轰炸机进行改造,通过电视摄像头和无线电操控设备实现这类大型飞行器的无人化。由于这种技术在当时来说十分超前,除了美国海军之外,美国陆军航空队也在进行类似技术的研究,并且根据情报部门的报告,英德两国在30年代也开始研究自己的无人飞行器技术,因此美国海军的开发工作不仅进行了高度的保密措施,同时也尽可能地吸取了该领域其他研究者的成果。

由B-17改装的BQ-7

这类早期的无人化改装实际上对于二战战场来说就已经具备了足够的战术价值,尤其是对于美国这样财大气粗的“土财主”来说,拿出百来架轰炸机改装成无人制导炸弹根本不是什么难事。1943年末,美国人将一些受损后修复的B-17轰炸机进行了无人化改造,并且在机舱里塞满了炸药,将其改装为威力远超航空炸弹的重型突击载具。这类无人机被命名为BQ-7型突击无人机,多架BQ-7由一架负责操控的B-17进行统一遥控指挥,指挥机可以通过摄像头来遥控每架飞机的航向和飞行姿态,当BQ-7到达目标上空时,指挥机就可以操控这些突击无人机直接撞向目标。

不过因为早期无线电遥控技术不够成熟,对于起飞和降落这样的高精度操作无法通过遥控实现,因此BQ-7在实战时还是需要飞行员搭乘控制,在完成起飞后抵达600米左右的高度,确认子机与指挥机的遥控链接,随后子机飞行员就会跳伞,让母机来完成剩余航程的控制。

1944年,第562轰炸机中队接收了这样一批遥控轰炸机,用来执行轰炸德国导弹发射基地和U艇基地的阿芙罗狄蒂行动,不过在为其5个月的行动期间,只有一次针对黑海炼油厂的轰炸行动取得了成功,4架BQ-7中有一架准确命中了目标,造成了相当严重的破坏。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阿芙罗狄蒂行动中,许多负责控制无人机的母机因为过于靠近目标而被防空火力击落。另外由于早期技术的不可靠,一些负责控制BQ-4起飞的飞行员也因为各种各样的事故惨遭不幸,在这些丧生的飞行员中,就包括了未来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的哥哥——约瑟夫·肯尼迪

说回美国海军,由于B-17或者B-24这类的大型轰炸机对于海军来说实在是太过巨大,不仅无法在航母上实现起飞,甚至就连一些岛屿基地都供不起这些庞然大物。因此美国海军在1942年时开始研究一种更加小型化的无人突击飞行器,当时美国陆军航空队刚刚完成了BQ-1型无人机的开发,美国海军在充分吸收了BQ-1的技术之后,于1943年开发出了TDN-1型无人突击载具。

陆军开发的BQ-1型无人机

TDN-1型无人机在外观上就充满了海军文化人的优雅,流线型的机体设计在外观上移除了驾驶舱这类“非常不无人机”的部分。并且优雅的海军无人机还能实现由母机操控的起飞和降落,同时相比陆军BQ-7那种只能通过“装满炸药撞上去”这样简单粗暴的方式进行攻击,TDN-1设置有可以遥控操作的炸弹挂架,母机可以实现遥控子机进行投弹然后带着子机一起返航这样的“骚操作”。

海军的TDN-1

不过受制于技术限制,TDN-1虽然没有设置有明显的座舱结构,但是依然保留了载人操作功能,在特殊情况下,TDN-1也可以由人类飞行员控制起飞,在达到预定高度后飞行员跳伞,将控制权交给作为母机的TBM-1C型鱼雷攻击机。

相比陆军航空队的BQ-7,海军无人机的实战应用要更加成功一些。1943年,海军成立了第一特种任务航空大队(STAG-1 ),这支部队从TDN-1在美国本土试飞开始就一直与他们的新式武器朝夕相处,不仅深入了解了手中的新锐武器,也对这款无人机的改进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

更加实战化的TDR-1,甚至可以挂颗鱼雷当做鱼雷攻击中队的僚机使用

最终经过层层修改,TDN-1的改进型TDR-1成为了STAG-1大队的制式装备,他们于1944年带着50架TDR-1进入太平洋战场接受实战考验。虽然在本土的测试中,STAG-1大队已经熟练掌握了遥控无人机起飞和降落的技巧,但是在情况更为糟糕的野战机场里,为了保险起见他们还是采用了人工控制起飞,然后飞行员移交飞机控制权跳伞这样的保守方案。1944年9月,STAG-1大队在拉包尔取得了他们的第一个战果,TDR-1攻击机成功投弹命中了一个日军防空阵地。随后在10月,他们又使用无人机摧毁了一个日军炮兵阵地,并且值得一提的是,在第二次行动中,STAG-1大队的飞行员打出的是一个“一炮双响”操作,负责控制无人机的TBM在操控无人机完成对日军炮兵阵地的轰炸之后,在返航途中又遥控无人机撞沉了一艘日本货轮,属实是把“物尽其用”这四个字学明白了。

海军的特种任务航空大队的参战时间非常短,1944年12月海军部就叫停了他们的战斗部署,因为更加高效的武器——原子弹已经完成了实战准备。在短短4个月的时间里,STAG-1共出动46架TDR-1无人机,有21架成功投弹命中目标,并且负责操控的母机飞行员无一伤亡。

正在维护TDR-1的第一特种任务航空大队成员

不过由于二战时期这样高性能的无人机技术当属绝密,因此当时无论是一般公众还是其他国家,都对美国海军的无人机实战经历一无所知,直到1946年3月,美国海军才首次披露他们在二战中使用了高性能的无人机,正如一战后航空力量迎来了自己的曙光一般,无人机也随着二战的结束,进入了一段高速发展的时期。

【来源:网络】
日期
游戏
状态
下载
礼包

页游测试表

日期
游戏
状态
评分
礼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