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伟大的罗马统帅级战舰一起建立新的功勋

2022-05-12 16:17:12 神评论

17173 新闻导语

1935-1936年,一种名为远洋侦察舰的新型军舰在意大利海军工程局的设计师伊亚尼齐奥·阿尔法诺和翁贝托·普列赛将军主持下,开始了最终阶段的设计工作。

善良的59

1935-1936年,一种名为远洋侦察舰的新型军舰在意大利海军工程局的设计师伊亚尼齐奥·阿尔法诺和翁贝托·普列赛将军主持下,开始了最终阶段的设计工作。

这种军舰的设计工作最早可以追溯到1930年代初,最早的方案是一种2800吨级侦察舰,用于对抗法国海军类似的军舰。当时法国建造了6艘空想级大型驱逐舰(航速37节,装备5门138毫米火炮),随后又建造了排水量更大的莫加多尔级驱逐舰。然而,意大利在1935年入侵并占领了埃塞俄比亚,由此导致意大利与英国的关系急剧恶化,英国海军成为了意大利海军的主要对手之一。为了突破英国海军在地中海两端对意大利的封锁,进军红海和印度洋,意大利海军制定了“突破舰队”计划,在东非殖民地组建一支远洋舰队。

正文

(1939年底的莫加多尔号驱逐舰。为了能在大西洋的恶劣海况下担任主力舰队的侦察和屏护力量,法国海军在设计时扩大并加强了莫加多尔级驱逐舰的船体。这与罗马统帅级的发展有异曲同工之处。可以说是远洋作战的需求使得两型军舰共同走上了大型化的道路)

意大利海军决定建造新的侦察舰作为未来远洋舰队的侦察和打击力量,结果发现原先的2800吨级侦察舰难以胜任,于是重新设计了一种3400吨级的远洋侦察舰。可是,国际联盟在入侵后对意大利实施了严厉的制裁,“突破舰队”计划在1936年夏季由于经济问题被迫取消。最后只有远洋侦察舰项目幸存了下来,并投入实际建造。

(1938年末至1939年初在里窝那附近舾装的苏联侦察舰塔什干号。这艘军舰的建造非常迅速:1937年1月11日开工,1938年11月21日在里窝那的奥特罗·特尔尼·奥兰多造船厂下水,1939年5月6日在敖德萨正式加入苏联海军服役。后来苏联打算建造12艘同型舰,但由于苏德战争爆发从未完成。注意塔什干号的舰艏两侧都标有舰名,很少有军舰会在这个地方标上舰名)

该型远洋侦察舰计划建造12艘(这个数量是为了保证随时有4艘同型舰通过轮换的方式在红海部署),均以罗马帝国的军事将领和皇帝命名:因此其通常被称为罗马统帅级或是以1942年5月服役的首舰命名为阿蒂略·莱戈洛级。奥特罗·特尔尼·奥兰多造船厂曾在此前2800吨级侦察舰的基础上自行为苏联海军设计并建造了塔什干号大型驱逐舰(输出功率110000马力,试航航速44.5节;标准排水量2700吨),所以被选为该级舰的主承包商。包括阿蒂略·莱戈洛号在内的4艘罗马统帅级由位于里窝那的奥特罗·特尔尼·奥兰多造船厂建造;安萨尔多造船厂、位于安科纳的利乌尼提造船厂和位于里瓦特里戈索的第勒尼安海联合造船厂各建造两艘;位于巴勒莫的利乌尼提造船厂和卡斯特拉马雷机械造船厂各建造一艘。

(1942年末的阿蒂略·莱戈洛号。注意舰桥后方的单杆桅,后来换为三脚桅)

和塔什干号相比,罗马统帅级的排水量略有增加(标准排水量3084吨,满载排水量5420吨),船体采用平甲板布局,上面有一层巨大的包括' B '和' C '炮塔的甲板室,其中指挥塔和前烟囱部分与船体侧面平齐。由于非常重视航速,该级舰采用了类似塔什干号的动力系统,试航航速超过40节,实战条件下的航速也能达到 37节以上。

(阿蒂略·莱戈洛号1943年状态的右舷视图)

从许多方面来看,罗马统帅级更像是1930年代的终极驱逐舰:该级舰缺乏装甲防护,只在指挥塔(40毫米)、舰桥(25毫米)和主炮塔(35毫米)设置了能够抵御弹片的装甲。船体采用7-14毫米厚的铸钢建造,上层建筑为了减重大量使用轻质合金。主炮(135毫米新型火炮,采用双联装布局,由安萨尔多和奥特罗·特尔尼·奥兰多公司制造)能够有效对抗国外任何尺寸和性能类似的军舰。副炮最初计划采用6门65毫米高平两用炮(由安萨尔多-特尔尼公司设计),但由于这种火炮的开发并不顺利,最后改为8门布雷达1939型 37毫米轻型防空炮。罗马统帅级配备了强大的鱼雷武备,8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平分为两组安装在中轴线上;此外该级舰还具备布雷能力,水雷导轨上能够装载114 枚P200型水雷,或是130枚较小的博洛型水雷。

(罗马统帅级性能数据和各舰概况可参考相关表格)

战时该级舰仅有3艘服役(阿蒂略·莱戈洛号、伟大的庞贝号和阿非利加征服者西庇阿号),因此作战经历十分短暂。1942年11月8日,雷古鲁斯号在从特拉帕尼前往巴勒莫的途中被英国潜艇平静号所射鱼雷炸掉了舰艏;随后她被拖往拉斯佩齐亚,换上了尚未完工的姊妹舰盖乌斯·马略号的舰艏。1943年7月17日晚,西庇阿号在墨西拿海峡与4艘英国鱼雷船爆发战斗,击沉了MTB 316号鱼雷艇,并击伤了另外两艘;整场战斗期间西庇阿号保持着37节的航速,远远超过了敌方鱼雷艇的速度;在停战期间,西庇阿号执行了一项并不光彩的任务,护送国王及其王室成员从佩斯卡拉和奥尔托纳逃往盟军控制下的南意大利布林迪西。

(1943年7月,伟大的庞贝号离开安科纳。舰桥后方的桅杆已经换为三脚桅,这是加装EC 3/ter“猫头鹰”式雷达所必须的条件)

1943年9月9日,雷古鲁斯号离开拉斯佩齐亚,与其他驻扎斯佩齐亚为基地的军舰一道经安纳巴前往马耳他;但在罗马号战列舰沉没后,她留在阿西纳拉岛(撒丁岛西北部)营救幸存者;随后带着几艘驱逐舰和雷击舰就近前往巴利阿里群岛的马翁港,将急需救治的伤员送往当地医院,但却遭到了西班牙当局的扣押,直到1945年1月才通过外交谈判释放并返回塔兰托。

安萨尔多造船厂建造的科尔内利乌斯·苏拉号和保卢斯·埃米利乌斯号的动力系统装在了天鹰号航母上;科尔内利乌斯·苏拉号未完成的船体被德国人拿去阻塞热那亚港的东部航道,战后打捞上来,直到1954年才被拆解。保卢斯·埃米利乌斯号由于完工度不高,1941-1942年直接在船台上拆解。盖乌斯·马略号、克劳狄乌斯·德鲁苏斯号、克劳狄乌斯·提贝里苏斯号、屋大维·奥古斯都号和维普萨尼乌斯·阿格里帕号从未完工,她们没有造好的船体不是在战时从船台上移除,就是在1946 - 1947年拆解;1943年1月3日,刚开始舾装的乌尔比斯·特拉扬努斯号在巴勒莫被英国“战车”式人操鱼雷(意大利人操鱼雷的英国仿制品)击沉,1946-1946年打捞后拆解。

(1946年6月16日,停泊在拉斯佩齐亚的伟大的庞贝号,这张照片展示了舰桥和桅杆的细节。请注意照片前方平台上的单装布雷达37毫米防空炮。虽然安装了三脚桅,但是庞贝号并没有像雷古鲁斯号和西庇阿号那样安装了EC 3/ter“猫头鹰”雷达;此外该舰仍然留着这战争后期的同盟国样式涂装(深灰色的船体和浅灰色的上层建筑))

雷古鲁斯号、庞贝号和西庇阿号都作为战争赔款移交法国,但是只有其中两艘舰进入法国海军服役:她们进行了现代化改装,配备了法国的武备和电子设备,并重新命名为吉尚号和雷诺堡号,分别服役至1961年和1962年。

(1954年10月21日,在土伦改造后不久的雷诺堡号(阿蒂略·莱戈洛号),该舰是在位于滨海拉塞讷(土伦附近)的地中海冶金造船厂进行改造的(阿非利加征服者西庇阿号也是一样)。注意扩大的甲板室和其上的消磁电缆,以及加装3座德国105毫米 SKC/33 型防空炮、法国57毫米防空炮和电子设备。改造时上层建筑前两侧的主甲板上还非同寻常地安装了4座三联装550毫米鱼雷发射管)

虽然法国方面拆掉了伟大的庞贝号上的许多装备和机械作为备件,但是该舰最后留在了意大利手中。战后重建的意大利海军委托第勒尼安海联合造船厂热那亚分厂在1953-1955年间将她改造为一艘驱逐领舰:改造后更名为圣乔治号,装备了3座双联装美制127毫米火炮和40毫米博福斯高射炮,以及意大利和美国制造的电子设备。同样的,日耳曼征服者朱利乌斯号也在战后被卡斯特拉马雷机械造船厂打捞,然后在1953-1956年间进行了和圣乔治号一样的改造,更名为圣马可号;使用至1972年2月退役,之后拆解。

(圣乔治号改用柴燃联合动力系统(注意新烟囱)后的最终状态,配备了两座双联装127毫米炮炮和三门76毫米火炮;前部的反潜迫击炮得到保留。经过1963-1965年的改装之后,原伟大的庞贝号也作为海军学院高级课程的训练舰使用,并于1982年拆解,此时距离该舰下水已经过去40多年了:对于一艘战时建造的军舰来讲,这无疑是一项伟大的成就)

圣乔治号在1963 – 1965年又进行了一次现代化改装:换装了柴燃联合动力系统,巡航时使用柴油机,高速航行时使用蒸汽轮机;虽然新动力系统的最大输出功率只有31800马力,但足以让圣乔治号的航速在240转/分的转速下达到28节。改装后的圣乔治号只保留了两座双联装127毫米炮,不过加装的3门76毫米炮和更为现代化的烟囱使该舰仍然保持着足够的火力和优雅的外观。此后,圣乔治号主要作为海军学院高级课程训练舰使用,1982年6月,该舰在经历了漫长时间的服役生涯后退役,随即拆解。

(1970年5月28日停泊在拉斯佩齐亚的雷诺堡号。不久前该舰从土伦抵达这里,并在年底前完全拆解)

意大利驱逐舰科技树将在《战舰世界》0.11.4版本更新后正式上线,我们可以在科技树树中看到罗马统帅级的身影。九级驱逐舰亚得里亚号来自塔什干号驱逐舰的原型,十级驱逐舰阿蒂略·莱戈洛号正是罗马统帅的首舰。

(《战舰世界》中的亚德里亚号,源自1930年代初设计的2800吨级侦察舰)

(《战舰世界》中的阿蒂略·莱戈洛号,即罗马统帅级的首舰)

这里就是全部

【来源:网络】
日期
游戏
状态
下载
礼包

页游测试表

日期
游戏
状态
评分
礼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