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锐水雷艇说翻就翻?传奇设计师却因此背锅

2024-06-17 10:12:43 神评论

17173 新闻导语

自日俄战争后,日本成为了远东的海上霸主,但日本意识到与工业大国美国的舰队规模竞争是不可能的。因此,他们采取了"以质取胜"的策略,致力于提高舰只品质。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海军条约框架下,日本发挥了自己的特长,“小艇扛大炮”,在相对较小的驱逐舰和巡洋舰上装备了大口径火炮、重型鱼雷、反

自日俄战争后,日本成为了远东的海上霸主,但日本意识到与工业大国美国的舰队规模竞争是不可能的。因此,他们采取了"以质取胜"的策略,致力于提高舰只品质。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海军条约框架下,日本发挥了自己的特长,“小艇扛大炮”,在相对较小的驱逐舰和巡洋舰上装备了大口径火炮、重型鱼雷、反潜装置等重型装备。然而,人们也清楚地认识到,过多的设备会在水线以上导致船体重心过高,从而严重影响船只的适航性。很快,这种膨胀的舰队就陷入了麻烦之中。

1934年3月6日,三艘千鸟级水雷艇组成的第21水雷战队正展开夜战训练。千鸟级虽然是排水量只有区区730吨的鱼雷艇,却装着3门127毫米舰炮,两座双联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其过高的重心即使在平静海况下都会影响转向性能。

千鸟级水雷艇

12日凌晨,风浪较大,演习因舰船操控困难而被取消,其中包括轻巡洋舰龙田号。在返回途中,两艘水雷艇遭遇超过4米的巨浪袭击,并遭遇了可怕的大三角浪。12分钟后,水雷艇友鹤号与队友失去了联系。当天下午,失踪的友鹤号终于被找到,但已经在海底倾覆,全舰103名官兵中只找到了13名幸存者。

友鹤号水雷艇

友鹤号水雷艇仅仅完工半个多月,其设计定位是在夜间恶劣海况下发动对敌突袭。但该舰在平日的训练中却损失惨重,这引起了军方的重视。佐世保镇守府司令长官米内光政下令成立调查委员会,委员会的结论是友鹤号的设计没有将复原性放在第一位,上层设备过重,整体强度不足。该舰上装备的超量武备是海军部提出的要求,但却成为追责的导火索。设计师藤本喜久雄被指责,在连月的质询和诘难之下,其身心俱疲,最终于1935年1月因病去世。他的知名作品包括吹雪型驱逐舰、最上型重巡洋舰和苍龙号航空母舰。

藤本喜久雄

日本海军为了应对蓝军优势,迅速对建成的船只进行改造,并对设计阶段的船只进行修订。初春型驱逐舰拆除了一个炮塔,缩小了舰桥体积。龙骧号下水后被送去大规模改造,而还在设计阶段的苍龙号几乎重新开始设计。然而,日本海军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另一个灾难已经降临了。

1935年秋季大演习期间,舰队遭遇了超强台风,风速高达40米/秒以上。第四舰队指挥官松下元中将认为这是锻炼勇气的好机会,下令舰队半速驶入台风中心。结果,初雪、夕雾号驱逐舰的舰艏被折断,凤翔号和刚改造完的龙骧号飞行甲板受损,机库进水。重巡妙高号船身受损,最上号船艏出现疲劳裂纹,还有13艘驱逐舰的上层建筑不同程度受损。

舰艏断裂的夕雾

“第四舰队事件”中受损的特型驱逐舰和重雷装巡洋舰是日本海军“渐减邀击”战争方略中寄予厚望的舰艇,其损失比友鹤事件中的二线船只更为严重。经紧急成立的调查委员会调查后,发现事故原因除了指挥官误判台风规模外,还涉及新式造船技术——焊接技术的应用减少了铆接结构,导致舰体强度不够。而推广焊接技术的正是已故的藤本喜久雄。

事实上,焊接是当时日本造船行业寄予厚望的新技术,但是国内的焊接工艺水平并不理想,无法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藤本的尝试显得毫无意义。第四舰队事件后,日本舰队对所有的船只进行了彻底检查,并开始了第二轮大规模改造。特型驱逐舰火力配置被削减,稳定性得到加强。而正在设计中的驱逐舰如阳炎型、岛风型等也严格控制焊接区域比例,以增加舰体强度。此外,平贺让保守派重新掌控设计部门,导致日军的船舰设计再也没有勇气尝试新技术。

以上是《新锐水雷艇说翻就翻?传奇设计师却因此背锅》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到大家,更多攻略请关注17173《战舰世界》社区

【编辑:17173】
日期
游戏
状态
下载
礼包

页游测试表

日期
游戏
状态
评分
礼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