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和级战列舰为什么“打个伞”?

2024-08-09 10:27:38 神评论

17173 新闻导语

在各国海军的战列舰上,后桅杆通常直立在舰体上,垂直竖起。然而,“大和”级战列舰的后桅杆设计独特,采用了三角V字形桅杆,类似于伞骨,倾斜竖立在烟囱的后方。这种设计极少见于日本和其他国家的海军。那么,为什么“大和”级战列舰的后桅杆要采用如此设计呢?这种后桅杆又有什么作用呢? “大和”

在各国海军的战列舰上,后桅杆通常直立在舰体上,垂直竖起。然而,“大和”级战列舰的后桅杆设计独特,采用了三角V字形桅杆,类似于伞骨,倾斜竖立在烟囱的后方。这种设计极少见于日本和其他国家的海军。那么,为什么“大和”级战列舰的后桅杆要采用如此设计呢?这种后桅杆又有什么作用呢?

“大和”级战列舰采用独特的V字形桅杆作为无线电通讯天线的首要原因是为了增强其远距离通讯能力。当时,日本海军要求“大和”级战列舰具备超过500海里(约926公里)以上的远距离无线电通讯能力,以便更好地在舰队乃至陆上基地之间进行及时的通信交流、把握战场态势,并且随时可以让舰队司令部登上战舰,作为舰队指挥旗舰使用。无线电通信天线从前部舰桥一直延伸到了V字形后桅杆上,而后桅杆的三角V字型结构也进一步延长了天线的长度,使“大和”级拥有了相对于其他日本战列舰更强的远距离通讯能力。

V字形桅杆设计的另一个原因是为了适应烟囱的设计。例如,"大和"级战列舰采用了向后倾斜的烟囱设计,这不仅便于将锅炉排烟向后导流,还可以降低上层建筑结构的重心。为了适应这种向后倾斜的烟囱设计,后桅杆的形状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呈现出向后倾斜的姿态。

为了适应倾斜的后烟囱,后桅杆也相应变成了倾斜设计

在“大和”级战列舰问世之前,日本的战列舰上都装备了一根垂直竖立的后桅杆,融入了后部舰桥的设计中。然而,海军指挥官们认为,这样的后桅杆会严重遮挡舰体后部的视线。因此,在海军列强开始降低战列舰后桅杆高度、简化结构的时期,设计“大和”级战列舰时也放弃了传统的后桅杆设计。相反,它选择了轻量化且结构大为简化的V字形后桅杆,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舰体重心,提升了适航性。

日本的“扶桑”级战列舰和其他战列舰都在舰体后部竖立了巨大的垂直后桅杆,这个后桅杆遮挡了对舰体后方的视野。

在战舰上安置高射炮时,需要考虑上层建筑对于观察范围和高炮射击区域带来的影响,这是一个大问题。然而,“大和”级战舰通过对后桅杆的改造,拓宽了上层建筑的视野,这使得位于舰体中部的高射炮群拥有更宽广的视野和射击区域。

“大和”级战列舰在服役后,除了利用后桅杆安装远距离通讯天线,还可安装探照灯。随着太平洋战争的进行,日本战舰逐渐普及雷达设备。在“大和”级战列舰上,主舰桥安装了21号对空电探(雷达),后桅杆上则加装了性能更好的13号对空电探(雷达),使其具备探测100-120公里范围内敌机机群的能力,提升了军舰的防空警戒能力。

以上是《大和级战列舰为什么“打个伞”?》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到大家,更多攻略请关注17173《战舰世界》社区

【编辑:17173】
日期
游戏
状态
下载
礼包

页游测试表

日期
游戏
状态
评分
礼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