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年前中国的开挂之旅 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2024-07-13 10:57:43 神评论

17173 新闻导语

明成祖在永乐三年六月十五(1405年7月11日)命令正使郑和和副使王景弘率领超过200艘的船只,以及超过28,000人的船员组成舰队出使西洋。他们从南京起航,经过刘家河入海,然后前往南洋。这标志着郑和七次下西洋的传奇征程正式开始。 郑和的第一次下西洋航路是从刘家河口出发,进入海洋

明成祖在永乐三年六月十五(1405年7月11日)命令正使郑和和副使王景弘率领超过200艘的船只,以及超过28,000人的船员组成舰队出使西洋。他们从南京起航,经过刘家河入海,然后前往南洋。这标志着郑和七次下西洋的传奇征程正式开始。

郑和的第一次下西洋航路是从刘家河口出发,进入海洋后停靠在福建长乐太平港等待东北风。接着向南航行,途径越南南部的占城和印度尼西亚的爪哇,然后进入马六甲海峡。继续西航,抵达斯里兰卡并最终远航到印度奎隆和科钦地区,最后从印度卡利卡特的古里返回。

在明朝,郑和率领的船队多次出使南洋海域。其中,1420年(永乐十八年)的第七次下西洋,恰逢西爪哇与东爪哇内战。西爪哇误杀了郑和舰队上的170人,但西爪哇王主动献上黄金6万两以表歉意。在此期间,郑和保持克制,通过和平手段解决了这次冲突。后来,在马六甲海域,郑和的船队击败了作乱10多年、成员曾超过万人且拥有百艘战船的海盗王陈祖义。他们成功生擒陈祖义和另外两名海盗首领,并将他们押解回京。最终,郑和的船队于永乐五年九月初二(1407年10月2日)顺利返航回国。

第一次下西洋路线图

第五次(最远一次)下西洋路线图

郑和下西洋的原因众说纷纭。有些人认为朱棣想打击海上的张士诚势力,还有人认为他想和印度联合消灭帖木儿帝国。还有一些人则认为这是为了宣扬大明国威,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外交联系,促进贸易发展。此外,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明成祖想追寻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然而,无论其真实动机为何,历史上的郑和下西洋的最大成就在于改变了自明太祖朱元璋以来一直奉行的封闭海洋政策,拓展了海外贸易,并促进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发展。据学者估计,郑和七次下西洋为明朝政府带来的利益至少相当于二十万两黄金和一千万两白银,是市舶司收入的十几倍。

这次航海壮举需要高超的航海技术,而当时的中国已经具备了远航的能力。史书记载,郑和率领的船队中最大的一艘“宝船”长44丈、宽18丈,相当于现代的约126米长、51米宽,排水量达到7000吨。这样的大小在木质帆船中是前所未有的。

图片来自纪录片《1405郑和下西洋》

尽管一些技术专家对此有所怀疑,但目前的证据并未证实史书描述的有误(尽管缺乏考古证据来确认宝船的尺寸)。因此,我们仍然尊重史书的说法。不过,根据历史上中国帆船的尺寸,我们可以推测,即使宝船没有120米长,郑和船队中的大型船也至少可以达到70米长,2000吨的排水量。这种船型仍然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帆船之一。

郑和舰队在进行远洋航行时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补给。尽管船队经过沿途停靠,不像哥伦布那样跨越大洋航行,但仍需认真考虑淡水和食物的补充。在中国舰队中,有专门的水船负责储存淡水,并可以收集雨水。此外,粮船和补给船也是必需的,以饲养牲畜提供食物。那时中国人还掌握了独有的技术,即“发豆芽”,可以为船员及时补充维生素。而大航海时代几百年里夺走了无数欧洲水手生命的“坏血病”在郑和舰队中是不存在的。

然而,历史总是有些讽刺意味。在明朝初年,中国人已经拥有了世界上最先进的航海技术,郑和率领的船队成功地远航七次。可是,之后中国便放弃了这种远洋航行,错失了继续发展的机遇。几百年来,直到工业革命之前,欧洲人的航海技术都没有超过中国人在郑和时代的水平。然而,发现新大陆的并不是中国人,靠海外贸易发家致富的也不是中国人。

现今,非洲、美洲等地的居民使用的语言为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和英语,而在南亚也没有发现任何汉语、汉字或者中华文化的影响。这是因为错过了大航海时代而永远遗憾的结果。

以上是《600年前中国的开挂之旅 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到大家,更多攻略请关注17173《战舰世界》社区

【编辑:17173】
日期
游戏
状态
下载
礼包

页游测试表

日期
游戏
状态
评分
礼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