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舰世界:会飞的船是怎么诞生的?

2023-10-19 16:25:05 神评论

17173 新闻导语

战列舰在《战舰世界》中是极其重要的舰种,不仅拥有强大的火力和坚固的装甲,还能承担起主力舰队的角色。想要在《战舰世界》中成为一名顶尖的玩家,掌握战列舰的战术和技巧是必不可少的。本文将为您深入解析《战舰世界》战列舰的各种特点,并为您提供有效的游戏技巧和战术建议,助您成为一名优秀的战列舰指挥官。

战列舰在《战舰世界》中是极其重要的舰种,不仅拥有强大的火力和坚固的装甲,还能承担起主力舰队的角色。想要在《战舰世界》中成为一名顶尖的玩家,掌握战列舰的战术和技巧是必不可少的。本文将为您深入解析《战舰世界》战列舰的各种特点,并为您提供有效的游戏技巧和战术建议,助您成为一名优秀的战列舰指挥官。

近期在战舰世界游戏中,最具特色的永久涂装非Y系Ⅸ级战列舰绯红雷霆莫属。这艘战列舰的配色和特效非常科幻,令人印象深刻,而且替换模型也设计得非常精致。从舰体上的喷气式引擎和飞翼来看,我们可以看出这艘船的涂装模型应该是参考了现实中苏联研发的KM和MD-160地效飞行器,当然,这个地效飞行器也有一个更著名的名字——里海怪物。

地效飞行器的概念起源于19世纪末期。当时研究人员发现,当飞行器高速飞行时,空气流经机翼后会被压缩并向下导流。对于展弦比较小的下单翼结构飞机,在着陆时若与地面距离小于机翼长度,将会导致向下导流的空气被地面阻挡聚集在机翼下方,从而为飞机提供额外的升力,使得着陆操作变得非常困难。因此,研究人员开始思考如何充分利用这种效应,而地效飞行器应运而生。

起初,人们将由飞机设计领域面临的一个问题,即离地面很近时的飞行效应,视为一种需要克服的“疑难杂症”。随着空气动力学理论的研究深入,人们逐渐弄清了这种现象的成因,并将其命名为“近地面效应”。早在1923年前后,苏联就已经开始研究如何在飞行器设计中合理利用地面效应,并在航空技术飞速发展的年代掀起了一股地效热潮。然而,由于地面效应只有当机翼接近相对平坦的表面时才能提供足够的升力,因此对于传统飞行器来说,利用地面效应多少有些过于注重小节,而不是整体。因此,大部分国家并没有对这一领域展开太深入的研究。

1930年罗伯逊制造的水上地效飞行器

苏联一直对地效飞行器保持着极大的兴趣。他们认为地面效应可以为飞行器提供升力,同时还能减少阻力,使其成为一种更加经济高效的高速运载工具。因此,二战结束后,苏联很快就重新开展了相关研究,并致力于开发能结合飞机速度和船舶载重能力的地效飞行器。

1950年,苏联中央水翼设计局下属的伏尔加造船厂接到了秘密任务,要研发一种新型地效飞行器。任务的目标是要开发一种高速反舰导弹搭载平台。罗斯季斯拉夫·阿列克谢耶夫是此前在水翼船领域有建树的工程师,他为了提升水翼船速度,想到了一种将水翼安装在船体之外的结构。这种设计与地效飞行器基本原理相符,因此他很快加入到这个新项目中,并成为了首席设计师。经过两年的开发,终于成功研制出一款新型地效飞行器。

为了保密,苏联很快将新型地效飞行项目的代号改为了“船舶设计模型”(KM)。在经过数十台原型机论证之后,中央水翼设计局于1964年基本敲定了这个大型飞行器的技术指标,包括全机长92米、翼展37.6米以及八台VD-7涡轮喷气发动机等。为了在起飞阶段提供足够的推力,KM在尾部还装备了两台相同的发动机,在这样强劲的动力下,KM的最大时速超过了650公里/小时,中等巡航速度也可以达到430公里/小时。更为惊人的是,这样高速的飞行器还可以承载最大544吨的起飞载荷,这一性能按照苏联海军最初的“高速反舰导弹载具”标准来说,显得相当出色。

KM的正面草图,可以看到其独具特色的二面角稳定尾翼

1966年6月22日,伏尔加造船厂完成了KM试验机的最终组装工作。随后,将试验机秘密运输至里海试验场进行最终的试飞测试。KM试验机是当时苏联最高精尖的秘密工程之一,首席设计师罗斯季斯拉夫·阿列克谢耶夫甚至亲自担任试飞员,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上,以确保这项备受赫鲁晓夫高度关注的工程不会出现任何差错。

虽然KM的首次试飞表现相当顺利,但这并没有确保它未来服役的顺畅。试飞员回忆称,KM拥有令人印象深刻的高速表现,但操控性却相当糟糕,特别是在进入地效状态或离开地效状态时,横向控制会变得非常不稳定,容易发生滚转。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央水翼设计局曾向业内同行寻求帮助,请求为KM设计地效自动驾驶系统。但讽刺的是,航空部门以苏联航空法禁止在500米高度以下使用自动驾驶功能为由,拒绝了阿列克谢耶夫的请求。

1968年3月19日,KH-8侦察卫星拍摄到了一张KM的照片,据称CIA花费了大量的精力来确定这个物体到底是不是一架飞机。

在首次试飞结束后,苏联人根据地效飞行器的特点,初步设想了三种可能的发展方向。这些方向包括:只能依靠地效原理飞行的载具、能兼顾地效飞行和低空飞行的多功能载具,以及能进行千米高空飞行的泛用型地效飞行器。然而,这些设想引发了海军和空军之间的争论,双方争论应该由谁来为地效飞行器的后续开发提供支持。性能优异的KM最终只能在里海试验场里进行不断的测试,以确定它的最终归属。

按照历史的规律,尽管没有意外发生,但事实上往往都会发生意外。1980年 KM 在一次试飞中操作失误,坠入海中,机体发生了结构性损伤无法复原。虽然事故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是由于这个几百吨的庞然大物需要大量资源来进行修复,人们决定不再投入资源,于是 KM 就被抛弃在了坠毁的地点,并在几周后沉入了海底。

更加令人遗憾的是,在KM坠毁之前不久,它的主设计师罗斯季斯拉夫·阿列克谢耶夫在另一种地效飞行器的试飞中不幸遇难。这位设计师曾经亲手打造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飞机,但现在他却先后告别了自己的杰作和人世。

位于诺夫哥罗德的罗斯季斯拉夫·阿列克谢耶夫纪念碑

不过KM项目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对苏联地效飞行器实用化领域提供了非常珍贵的经验和技术参考。就在KM坠毁后的同一年,苏联海军开始了代号为“903工程”的地效飞行器研发计划。与先驱者KM相比,903工程的外形更像舰船,苏联海军从一开始就确定了它将作为反舰导弹机动平台。

903工程以略微牺牲运载能力为代价,搭载了性能相当出色的对海搜索雷达和6具П-270白蛉反舰导弹发射筒。整个计划都是在已经十分成熟的KM项目基础上进行的,因此903工程在80年代中期就完成了试飞和验收,在MD-160的身份成功投入苏联海军里海舰队服役。

之前,海军和空军因为地效飞行器的归属问题产生分歧。然而,海军非常希望拥有这种相对经济的高速运载平台。第一架MD-160投入使用后不久,苏联海军就下达了第二架的订单,并将其用作高速救援船,移除了武装。这表明海军计划在后续中列装地效飞行器,并在KM项目的试飞工作中为后续工作做好了准备。

然而,随着1991年冷战的结束,第二架MD-160飞机还未完工就被搁置废弃。唯一一架投入现役的MD-160飞机在90年代末退出现役,并被拖到卡斯皮斯克海军基地附近进行封存处理。2021年,俄罗斯政府打算对这架几乎被废弃的MD-160进行有限修复,并将其搬到杰尔宾特爱国者公园展出。但在拖曳过程中,这架不走运的飞机再次遇到了不测,并被卡在了里海的沙滩上。

时光荏苒,曾经被誉为航母杀手的巨型机体,经过多年的风吹雨打和侵蚀,现在的它已经被锈迹斑斑和老化损坏所困扰,无法在平静的海面上疾驰奔跑。然而,这个被CIA从卫星照片中首次发现的“里海怪物”,被赋予的绰号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家喻户晓。与现在依然矗立在海滩上的MD-160一起,它们以另一种方式诉说着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一群才华横溢的设计师曾经追逐人类航空史上最浪漫的海空之梦。

以上是《战舰世界:会飞的船是怎么诞生的?》这篇文章,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更多内容请关注17173 战舰世界专区。

【编辑:战舰世界】
日期
游戏
状态
下载
礼包

页游测试表

日期
游戏
状态
评分
礼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