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分析 论大和建造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2016-06-20 11:04:57 神评论

17173 新闻导语

  首先,我们不能拿着二战结果去批判大和建造这种行为,就和你今天说我十年前为什么不买XX股票不然就发财了一样。OK,接下来我们详细来说,为什么造大和是必然的,而且是绝对正确的。

首先,我们不能拿着二战结果去批判大和建造这种行为,就和你今天说我十年前为什么不买XX股票不然就发财了一样。OK,接下来我们详细来说,为什么造大和是必然的,而且是绝对正确的。


军事界有这么个笑话:参谋永远在准备上一场战争。实际上这个运用到海军来说,是非常合适的,因为海军永远在造适合上一场战争的战舰,哪个国家都是这样。从一战结束之后,根本没有发生任何一场大型海战来给航母这个新玩意儿上位的机会(实际上也是二战结束之后航母才成功上位),同时,各国海军内部的演习也表明航母对战列舰的杀伤能力实际上是十分低下的,不要高潮,在38年以前这就是事实,在革命性的九七舰攻与TBD出现之前,航母的鱼雷机搭载能力有限,挂载的100KG当量的鱼雷对于皮糙肉厚的战列舰来说和挠痒痒无异,至于俯冲轰炸…………天哪那个时代飞机挂个150KG炸弹都勉强的日子和我说俯冲?


那么,既然航母的表现如此不堪,正常的海军国,肯定会把自己的宝压在已经经历无数战火考验确立了自己地位的战列舰身上


我们接着说大和,在此之前我们先说说第二次伦敦海军条约。英国佬提出了3.5W吨加14英寸主炮的建造限制,但同时,附加细则又规定,如果日本和意大利不签约,那么口径会被放宽到16英寸。而对于日本,其本身是不可能续签条约的。原因很简单:日本在主力舰上面一直秉承质量压制的原则,如果签订条约,主力舰上限被框定,那么和生产能力强大的美英相比本子的主力舰根本捞不到半毛钱好处,根据这个原则,建造口径大于16英寸的超级战列舰就成为了本子的必然选择,因为日本人必须保证他们的新战列舰面对其他任何国家的条约战列舰都有压倒性的质量优势,而实际上大和也的确做到了


本子对美作战有个叫做九段击的东西,虽然我们现在看起来显得有那么点智障成分在里面,但是放到当时,妈的IJN参谋怎么那么机制虽说对美九段和当年对毛七段相似性很大,但是其实行也是不无道理的。首先我们来看看本子准备打什么地方:菲律宾,新几内亚,印度支那(对没有大陆,对于大陆蝗国本来准备利用N个何梅协定慢慢剥皮)。菲律宾是美国殖民地,但是***并没有在菲律宾维持一支强大的舰队(30年那会儿亚洲舰队全是淘汰的防巡装巡最后发挥余热的地方,后来扔了点***和一条新奥尔良)所以一旦菲律宾有难,***必然只能从珍珠港组织舰队进攻。那么通过一系列继承的德国岛屿作为据点进行打击渐减是非常正常的。但是说一千道一万,在这个计划制定的年份,航空兵的作战能力还是十分弱鸡的,所以本子参谋也没傻到觉得靠半路渐减能让美国人打道回府,最后肯定还得靠战列线对战说话。那么说道战列线对战…………本子就觉得事情不大对头了


好吧,要打战列线决战,那么我们来看看双方的战列舰对比


首先是灯塔国:


怀俄明级X2


纽约级X2


内华达级X2


宾夕法尼亚级X2


新墨西哥级X3


田纳西级X2


科罗拉多级X3


新的16寸条约舰若干


那么本子呢:


金刚级X2(另外两条要作为决战前夜夜战雷击的领头舰,不算入决战队列)


扶桑级X2


**级X2


长门级X2


好了这个数量对比下来本子参谋的脸色一定很好看……


虽然本子参谋想出了夜战雷击,决战雷击等等花法子,但是根据他们自己推算最多能做掉三分之一的主力舰,剩下的,还是TM没得打。没办法,蝗国兴废在此一役,造新的吧,新的造出来还得是能一个打三个的那种。


于是在1934年,以A140为代号,大和级的设计工作就这么紧锣密鼓的展开了


1936年,最终以A140F5方案定案


1937年起工


1941年完工服役


然而这时候的太平洋,已经不再是大舰巨炮的天下。就在大和起工的同一天,中岛97式鱼雷攻击机通过海军验收拿下订单,标志着航空工业爆炸式发展的开始。也是继无畏和无敌之后,上帝扇在现代海军脸上的第三个耳刮子。


【来源:】
日期
游戏
状态
下载
礼包

页游测试表

日期
游戏
状态
评分
礼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