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驱逐舰和小破船拯救30万陆军?

2025-05-30 15:51:30 神评论

17173 新闻导语

1940 年 5 月,德军的坦克部队撕裂了英法军队的防线,将33.8万英法军队包围在法国北部的港口敦刻尔克。为了挽救30万陆军士兵的命运,英国和法国海军都派出了战舰前往敦刻尔克协助人员撤退。在这场载入史册的大撤退当中,海军是如何完成了从敌人眼皮底下,拯救30万陆军的奇迹的呢? 1

1940 年 5 月,德军的坦克部队撕裂了英法军队的防线,将33.8万英法军队包围在法国北部的港口敦刻尔克。为了挽救30万陆军士兵的命运,英国和法国海军都派出了战舰前往敦刻尔克协助人员撤退。在这场载入史册的大撤退当中,海军是如何完成了从敌人眼皮底下,拯救30万陆军的奇迹的呢?

1940年5月20日,英国海军部眼见德军在法国的进攻势如破竹、难以抵挡之后,开始制定代号“发电机行动”的撤退计划。通过组织海军和民间的舰船前往敦刻尔克,载运士兵返回英国的多佛。海军中将伯特伦·拉姆齐全权负责“发电机计划”的统筹指挥。

英国海军派出了以防空巡洋舰“加尔各答”号、39艘驱逐舰,以及其他扫雷舰各种小型辅助军舰共计85艘,还征用了许多民用运输船、铁路驳船等大型船只。同时,法国海军和波兰海军的驱逐舰也参与了救援和警戒支援任务。波兰海军的“闪电”号驱逐舰就曾经参与过敦刻尔克撤退期间的战斗支援。

搭乘驱逐舰撤离敦刻尔克的英国士兵,由于害怕军舰沉没,许多士兵都不愿进入船舱,而是站在甲板上,以便随时跳船逃生

英国海军还派出了参谋军官前往敦刻尔克,实地组织和指挥人员撤离。这些前往敦刻尔克的海军军官的其中一人名为威廉·坦南特,他组织海滩上的英法军队有序登船,直到最后一刻才撤出战区。他也被视为电影《敦刻尔克》中的海军指挥官的主要原型。后来他成为了“反击”号战列巡洋舰的舰长,并在1941年12月的马来海战中见证了“反击”号的沉没。

时任海军上校的威廉·坦南特(William George Tennant,1890-1963),他以实地指挥敦刻尔克大撤退、而后又担任“反击”号舰长而为世人所知

  • 从敦刻尔克到英国本土,主要有三条航线选择:在敦刻尔克和多佛之间最短的航线被称为“Z航线”,全长72公里。但这条航线需要紧贴法国海岸,很容易受到岸上炮台的攻击;

  • 航程稍长的X航线,全长102公里,这条航道虽然相对安全,但需要穿越德军布下的水雷区;

  • 绕行东北航向再折向西北的航线路途最长,全长161公里,比最短路线增加了4个小时的航程,可能会遭到德军潜艇和飞机的攻击。

可以说,每条撤退路线都不存在绝对的安全,负责撤离的海军舰队需要面对极大的风险。

敦刻尔克大撤退中的3条航线,每条航线都危机四伏

德国空军的空袭,成为了困在敦刻尔克的英法联军,以及前往敦刻尔克撤走部队的舰队的最大威胁。德国空军元帅戈林狂妄地对希特勒许诺,只凭借空军就能将英法军队消灭在敦刻尔克。德国空军出动了2个轰炸机大队,猛烈轰炸敦刻尔克港区和海滩。由于沙滩松软,德军投下的炸弹杀伤力大为减弱,丢在海滩上的炸弹并没有产生很大破坏。

但是,德军的空袭给撤退的舰队带来了很大损失。德国飞行员以大型船只为主要目标,对运输船、驱逐舰进行重点攻击。在5月29日的一天时间内,就击沉了3艘驱逐舰和包括5艘大型渡船在内的21艘船只,重创了7艘驱逐舰。技术精湛的“斯图卡”轰炸机飞行员甚至把英国驱逐舰的烟囱当成“投币口”,将炸弹成功丢进了2艘英国驱逐舰的烟囱,最终将她们击沉。即使如此,英法两国的海军也依然顶着惨重的损失,不间断地使用驱逐舰等军舰往返于敦刻尔克和英国本土之间,希望尽可能地挽救更多的士兵。

1940年5月30日,参与撤离的法国驱逐舰“狂风”号因德军的空袭而沉没

英国皇家空军也尽力出动战斗机,在敦刻尔克到英国的航线上空执行护航任务。在撤退期间,皇家空军的战斗机累计出动3500架次,击落德机156架,有力地阻击了德军的空袭。而自身也损失了145架战机,其中42架是当时皇家空军最紧缺的“喷火”式战斗机。

在敦刻尔克大撤退中,由英国民众自发组成的 “小船舰队” (Little Ships of Dunkirk)成为了关键力量。在英国海军部的号召以及直接征用之下,包括渔船、游艇在内的861艘民用船只组成的船队穿梭于枪林弹雨之间。当时,德国空军将敦刻尔克港内的大部分码头设施炸毁,大型船只靠港困难,而这些小型船只由于吃水很浅,特别适合在浅滩将大量士兵转运到大型运输船上,得以用更高的效率转运人员。在撤离高峰期,小船舰队以每小时撤离2000人的速度,将数万士兵转移到安全地带。

敦刻尔克大撤退中的小船舰队,为大量英法士兵的撤离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这些小船的船主当中,有一位名叫查尔斯·莱托勒的船主。他曾经在著名的“泰坦尼克”号邮轮上担任二副,并在邮轮撞上冰山、开始沉没后,实际指挥了船上乘客的撤离。他坚持让妇女和儿童先登上救生艇,最终让船上四分之三的妇女和超过一半的儿童获救。而在“泰坦尼克”号沉没28年以后,他再次驾船出海拯救生命,用自己名为“日落者”号,只能核载21人的游艇救走了127名英国士兵。这也是电影《敦刻尔克》中的小船船长的主要人物原型。

驾驶游艇前往敦刻尔克的原“泰坦尼克”号邮轮二副查尔斯·莱托勒(Charles Herbert Lightoller,1874-1952)

9 天的撤离行动中,英法两国海军以损失 243 艘舰船的代价,将 33.8 万名士兵送回英国。损失的舰船中,包括了6艘英国驱逐舰和3艘法国驱逐舰,还有19艘驱逐舰不同程度受损。而保存下来的这些部队,在日后也成为了盟军在西线发起反攻的重要生力军,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终胜利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来源:战舰世界】
日期
游戏
状态
下载
礼包

页游测试表

日期
游戏
状态
评分
礼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