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战舰射击后产生的弹壳都去哪里了呢?

2021-05-10 18:15:47 神评论

17173 新闻导语

在激烈的海战中,速射舰炮和高射炮等武器都会产生大量的弹壳。在战斗结束之后,这些弹壳都会堆满军舰炮位附近的甲板,往往需要人力进行清理。有许多朋友就会询问,这些空弹壳最后到底去了哪里呢?

在激烈的海战中,速射舰炮和高射炮等武器都会产生大量的弹壳。在战斗结束之后,这些弹壳都会堆满军舰炮位附近的甲板,往往需要人力进行清理。有许多朋友就会询问,这些空弹壳最后到底去了哪里呢?

在谈起这个话题之前,我们先来聊一聊军舰上的炮弹。现代火炮的炮弹一般分为分装式弹药和整装式弹药两种。分装式弹药是炮弹+发射药的组合,战列舰的大口径主炮一般采用的都是分装式的弹药,在战斗时炮弹和发射药被先后推入炮膛内发射,从炮管里飞出去的只有炮弹本身,而发射药则直接燃烧掉了。因此战列舰的主炮射击完毕之后,一般是不会产生弹壳或发射药筒的。

美国战列舰“衣阿华”号上展示的16英寸(406毫米)主炮炮弹和6个发射药包

不过德国海军的主炮就颇为另类,由于炮闩结构不同,德国海军的大口径主炮为了保证气密性,需要将发射药套在一个铜质药筒里,所以德国战列舰主炮在射击后是需要“抛壳”的。

提尔皮茨号的380毫米主炮射击后,丢在甲板上的巨大药筒

即使是800毫米的古斯塔夫列车炮也需要使用药筒

而对于中小口径的副炮和防空炮等武器来说,通常都会使用整装式弹药,炮弹和发射药合为一体,这样搬运和装填也更加便利。

1944年,正在往舰载4.7英寸(120毫米)口径高炮内装入整装式高射炮弹的加拿大水兵

不过,整装式炮弹在使用之后,就会产生废弃的弹壳和废弃药筒。有人说,空弹壳直接扔进海里不就解决了吗?其实不然。

二战期间,从小小的轻武器子弹,到副炮和高射炮的弹壳,大都采用黄铜(铜锌合金)制成。黄铜的延展性好,且耐高温,能容忍一定程度的弹性变形而不发生破裂,避免枪械和火炮发射弹药时出现炸膛事故。如此优秀的物理特性,让黄铜成为了制造枪械和火炮弹壳和药筒材料的不二之选。

英军舰载2磅40毫米高射炮(砰砰炮)的黄铜制弹壳

在二战中,黄铜是宝贵的战略资源,随意丢弃黄铜是不被允许的。因此,各国海军的空弹壳和药筒,在战斗不是很紧张的情况下,是要求带着返回港口的。在港口有专门的驳船会从军舰上收集这些弹壳运输上岸,进行金属回收,再制作其他的军用产品。在返回港口之前,舰员会集中清理收集弹壳,整齐码放,以免影响到舰员在甲板上的活动。

英国“黛朵”级轻巡洋舰“天狼星”号的5.25英寸(134毫米)口径主炮在战斗结束后产生的废弃弹壳,由水兵统一收集码放规整,等待返航后回收

1943年7月,库拉湾海战结束后,美军水兵们正在将战斗中产生的废弃弹壳卸载到专用驳船上

用于回收运输废弃弹壳和药筒的驳船

当然,有些水兵也会趁机收集几个弹壳和药筒,带回家做纪念。至今这些遗留下来的弹壳还是国外各大拍卖收藏网站上的常客。一些水兵还会用炮弹壳改造为烟灰缸、花盆等日常用品,颇具纪念意义。

美军水兵用127毫米高射炮弹壳制作的烟灰缸

除了大口径的副炮以外,中小口径的高射炮也是产生废弃弹壳的常见战斗位置。由于高射炮位通常都处在单独的一个平台空间,高射炮组成员活动的区域本身就不是很大,在经历一次激烈的对空战斗之后,高射炮战位上就会留下大量的弹壳,如果不及时回收,高炮手就容易踩到弹壳滑倒受伤。

因此,一些国家的海军会在高射炮的抛壳窗下安装一个弹壳收纳袋,射击后的弹壳全部落入袋中,既避可以免高射炮位上大量弹壳堆积,影响炮手活动的问题,也能方便战斗结束后统一回收弹壳。

正在全速射击的美海军40毫米双联装“博福斯”高炮,战位附近堆满了激战后产生的弹壳

美军的20毫米“厄利孔”高射机关炮,机炮抛壳窗下方安装了一个弹壳收纳袋

在现代军舰上,舰载主炮通常都安装了自动抛壳装置,主炮射击之后,炮弹壳会自动从主炮下方排出、扔在甲板上或是直接落入大海。为了防止自动抛出的弹壳把甲板砸坏,各国海军会在主炮下方铺上一层缓冲垫,稳稳地接住这些弹壳。

正在射击的美军“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的Mk45型主炮。127毫米炮弹的弹壳抛出后落在甲板缓冲垫上

一些国家的海军往往选择将弹壳直接“放生”,往大海里倒垃圾不是什么好习惯,不要学喔

【来源:战舰世界】
日期
游戏
状态
下载
礼包

页游测试表

日期
游戏
状态
评分
礼包